2013年至2018年,广西沿边金融综合改革成效凸显,凭祥作为面向东盟的陆路门户,积累了大量经验。2018年,广西建设面向东盟的金融开放门户上升为国家战略,广西借机探索建立一体化账目体系。
崇左片区规划建设应张扬个性
创新服务体系,优化营商环境
张国基认为,打通贸易通道后,要发展加工制造等贸易下游产业,这是实现边民就业、富民兴边、产业优化的基础。
“要通过政府服务让企业享受更好的成长环境。”多年来,广西全面推进“三证合一”登记制度改革,已取得成效,相比2014年以前,企业的业务办理时间大幅缩短。但是,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综合改革处副处长徐建宇认为,营商环境的打造应比办事效率更应引起重视。在崇左片区的规划中,优化营商环境应是提升企业参与度的基础。
“政府的定位和角色在金融发展中的作用不可替代。” 韦瑞智建议, 金融体系的创新应强化政府的引导作用,形成一个由政府引导,市场为主体,以自贸区金融开放为目标的良好发展生态环境。
(原标题)强化面向东盟特点,充分利用沿边优势,创新合作体系——
北部湾办物流发展处副处长林丹枫认为,自贸试验区与国家战略、出台的措施紧密结合才有生命力。
“没有实体产业做支撑,跨境金融、跨境劳务是空的。”南宁海关综合处副处长覃勉认为,崇左片区应重视加工制造业的规划,把通道经济变成产业真正在崇左片区落地。
“在重视政府引导的同时,应该更关注企业的认知和参与度,更需要优质的服务工作支持。”
“崇左片区应南向、北联、东融、西拓。”自治区发改委重大处处长吴天成认为,“跨境”定位对东部省市很有吸引力,崇左片区要做“东融”文章,在规划中应加以论述。
优化营商环境是对开放新模式探索的重要内容。国家税务总局广西壮族自治区税务局政策法规处副处长李敏介绍,2019年,国家的减税降费力度空前,几乎所有企业都享受到了税收优惠红利。在崇左片区的建设中,税务部门应缩短出口退税的审批流程,seo优化方法,,加大营商环境的优化力度。
金融创新的基础是金融体系的完善。韦瑞智称,金融体系的完善不能停留在金融组织机构的建设和发展,相对于金融组织机构建设来说,金融功能更具有稳定性和灵活性更能适应自贸区金融服务的创新性和开放性。
□ 本报记者 农彩云 蒋欣攸
崇左产业转型升级到了关键点。
“东融”是崇左片区发展加工制造业的突破口。
“货物经崇左片区出境,没有资金回流,意味着‘五跨’是‘空头支票’。”人民银行南宁中心支行国际收支处处长梁薇薇直言,跨境金融改革应是“五跨”的基础。
张扬个性,强化沿边优势,持续破题与东盟的合作、产业转型升级,形成在全国范围内可复制可推广更具实操意义的“崇左经验”。
“通过优质服务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充分激发企业作为市场主体的积极性,真正激活自贸区。”
中国银行广西分行交易银行部副总经理张国基表示,中国银行已根据崇左贸易发展的重点,加大对中小微企业、民营企业的投入。
崇左片区应如何规划?“五跨”产业体系应如何打造?日前,在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崇左片区规划建设咨询会上,来自北京的专家,自治区、崇左市有关部门负责人以及规划编制单位代表,针对崇左片区特点和优势,就规划建设提出建设性建议:
“崇左片区有良好的对外经贸基础和对越政策优势,有条件构架跨境金融体系的创新。” 自治区地方金融监管局改革合作处负责人韦瑞智认为,崇左片区在跨境金融创新方面应有所创新突破。
“跨境金融改革要成为崇左片区规划中的重头戏。”梁薇薇称,崇左片区的建设应与广西建设面向东盟的金融开放门户有机结合,丰富跨境金融产品,更有利于打造“崇左片区特色”。
张国基告诉记者,此前,在跨境金融业务方面,中国银行也做了相关创新尝试,积累了丰富经验。
基础设施的建设是崇左片区发展加工制造业的基础,但目前的状况确实面临发展瓶颈。
金融体系的创新需要有完备的政策制度、高效的基础设施和优秀的金融人才,需要地方政府的统筹协调管理。
崇左片区产业转型升级不应仅局限于加工制造业和15平方公里的组团。自治区商务厅口岸一处处长邓文娟认为,崇左片区要围绕口岸资源与周边协同发展,拓展到政治、经济、外交和旅游文化等各领域各方面。
“凭祥拥有多个国家级开放平台,要在大规划下谋划大项目。”吴天成认为,要科学谋划交通路网基础设施重大项目,加强与亚投行的合作,解决重大项目建设的融资难问题。
张国基也认为,面向东盟,是崇左片区创新金融服务的优势,应通过跨境金融产品的创新,降低企业成本。
原标题:崇左片区规划网站优化的内容,建设应张扬个性